查看原文
其他

光禄大夫家庙再现昔日荣光,无偿捐赠政府彰显家国情怀

2017-10-16 文化花都


10月16日,光禄大夫家庙举行了隆重的捐赠移交仪式。在区领导与众多乡亲的共同见证下,骆氏后人骆鼎将光禄大夫家庙无偿捐赠给花都区人民政府,家庙的复原修建工程耗资超过一千万元。


准备仪式

醒狮队伍

举行钥匙移交仪式,并颁发捐赠证书

(图左骆鼎会长、右叶志良区长


区领导致辞表示:骆秉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是花都的历史名人,是华岭村的骄傲。光禄大夫家庙是清政府为褒奖骆秉章先生一生的丰功伟绩而兴建的宗祠。此前,原家庙地面建筑已损毁严重,2013年9月,经省、市文物专家考证鉴定,我区决定对已经损毁严重的光禄大夫家庙进行复原重建。骆秉章研究会,特别是骆鼎先生本人承担了这次家庙的重建工作,骆鼎先生个人先后投资超过10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历时三年多,完成了重建工程的一、二进主体建设项目和布展工作,让家庙重现光彩!

花都区政府李荣渝副区长致辞

骆鼎先生

仪式主持人文广新局何东升局长

本次捐赠移交仪式,广州市老领导陈开枝先生应邀出席,而此前,陈老先生已多次到临光禄大夫家庙督导重建工作,为复原家庙亲力亲为。

市老领导陈开枝先生

与会嘉宾合影


光禄大夫家庙

光禄大夫家庙位于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该庙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清朝皇帝钦赐给骆秉章的家庙。1939年,家庙遭日本侵略军烧毁,后被改建为小学供华岭村村民使用;再后来又被作为华岭村村委会的办公室。2013年9月12日,骆秉章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开工,由骆秉章第六代后人骆鼎作为主要出资人,共筹资一千万元重建。历时多年的重修,家庙最终重现世人眼前。重修后的光禄大夫家庙焕然一新,家庙前的两个石狮子给人一种威严感,据介绍,这两个石狮子是家庙始建时,皇帝御赐并流传下来的,听老一辈人说,只有在皇帝心中有足够分量的人才能有这样的石狮子!

重建复原现场

珍贵的石狮子

复建后的光禄大夫家庙

参观光禄大夫家庙


骆秉章&骆氏后人骆鼎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为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

骆秉章像

1866年,在骆秉章离世的前一年,朝廷为彰显他的军功政绩,在其家乡花县华岭(亦称华峰),即现在的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钦赐光禄大夫家庙以示皇恩。据村中的老人回忆,当时,朝廷送来成箩的银两,并派专人监工督造。建成后的光禄大夫家庙坐南朝北,三间三进,总面阔约30多米,总进深约45米,总建筑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除有正厅、耳房、天井、厢房、书房、后花园之外,还有钦赐家庙必有的门官厅、接旨亭、敕书厅、拜厅等。建筑上采用锅耳山墙,石湾陶脊,碌灰筒瓦,青砖墙,建筑庄严、气势宏伟、工艺精细,同时墙体还镶嵌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壁画等。 


骆鼎先生为骆秉章研究会会长、骆秉章第六代直系后裔。作为骆氏后人,骆鼎表示:其实很早之前就想要重修家庙,但是环境不允许,所以一直没着手去做。得益于区文化部门支持与重视,家庙启动重建工程。作为主要捐资人,骆鼎全力支持光禄大夫家庙的重建工作,历时三年多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骆氏后人骆鼎无偿捐赠光禄大夫家庙,对花都文物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体现了无私精神和家国情怀。骆鼎先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我区祠堂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共同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发展。

村民领平安果

燃烧鞭炮

光禄大夫家庙建成后,将利用重建好的家庙设立骆秉章生平陈列馆,挖掘整理骆秉章生平事迹、出版传记书籍,将其作为乡土历史和廉政文化教育的场所,让后人瞻仰和铭记一代乡贤,进一步彰显名人文化,助推古村落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品牌。同时也为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历史名城,花都区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花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注文化花都

ID: hdwgxj

 花都人必加的官方文化号 

体育盛事丨惠民演出丨免费影讯丨非遗传承丨文物保护 丨文娱活动

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